一、蒙尘星星,自暴自弃
晨光穿透教室的玻璃窗,在讲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我捧着教案本走进教室,习惯性地扫过全班同学,目光却被后排那个“淘气包”拽住——王同学又在课本上涂鸦,五颜六色的线条肆意蔓延,将严肃的知识点切割得支离破碎。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发现他“不务正业”,作业本永远皱巴巴地躺在课桌角落,像片被揉烂的枯叶。
高一第一学期,王同学上课经常和别的同学说小话或者做小动作,严重影响课堂秩序;课下脾气暴躁,但凡同学们不小心影响到他,定会招来他的不文明用语;平时作业或潦草或没做,成绩很不理想。每一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真让我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三番五次的教育,期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改善,团结同学,做一名合格的中职学生。这个孩子很平静的说:“老师,你别管我了,我做不到,我就是这样了”。
他秉承着“破罐子”的心态,听不进去任何规劝。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原地踏步。那一段日子,三天两头的都是他惹事。他就像一样,让我感觉很不踏实。当第十三次谈话时,他突然抬起头,眼底闪烁着自我放逐的决绝:“老师,我就是块废铁,别白费功夫了”。这句话像根刺扎进我心里。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我望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突然想起常读的那首小诗:“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或许,我就是那个该拿起抹布的人。
二、走进家门,读懂成长
带着疑惑,我敲响了王同学家的门,探寻王同学的成长经历:父母忙于生意,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父母为了弥补不在身边的亏欠,父母总是有求必应。爷爷奶奶更是凡事亲力亲为,祖辈和父母和一味迁就,导致孩子事事以我为中心,凡事己为先。虽然家长对孩子在生活方面极其宠爱,但对他的学习期望又很高,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很少有耐心地与之交谈。家长从没关注过孩子的内心的需求。长期下来,王同学对学习渐渐的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而社会对于职业学校的有色眼镜,骨子里有自卑感,进入中职学校后自暴自弃。
这场家访像面镜子,照出了问题的根源。过度的溺爱与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交替上演,让王同学的内心世界千疮百孔。而职业学校“低人一等”的社会偏见,更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不是不想变好,只是早已习惯用叛逆武装自己。
三、微光初现
我意识到这是个渴望关爱的孩子,我理解造成学生行为偏差的原因,理解之后是尊重,尊重他的人格,思想和选择,包括不正确的想法,尊重和理解不代表赞成,正确的引导才是我要做的。回到学校,我坚持和学生一周一次的半小时沟通。在最开始一段时间内他要么不说话,要么传递出来的都是负能量,当然,在这一段时间内做的最多的就是倾听。在坚持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他开始和我分享他的日常。这就是转变的开始。在和学生沟通的同时,我也主动和家长沟通。我和家长一起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
我发现王同学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少年。课堂上,我发现他涂鸦时的笔触异常流畅;课间闲聊,他不经意提起初中时曾在校运会上拿过短跑冠军。这些零星的“闪光点”,像暗夜中的萤火,指引着我寻找突破口。
春季校运会报名时,我把报名表推到他面前:“敢不敢再试试跑道?”他愣住了,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边。最终,他在“男子100米项目”后写下自己的名字。比赛那天,红色跑道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发令响的刹那,王同学像离弦之箭冲了出去。风扬起他的衣角,那个总耷拉着肩膀的少年,此刻浑身散发着令人震撼的力量。当他冲过终点线的瞬间,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看见他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嘴角微微上扬——这是我第一次见他露出真正的笑容。
四、星火燎原
校运会的成功,成了打开心扉的钥匙。我为王同学量身定制了“星辰复苏计划”:从整理课桌、按时交作业这样的小事做起,每完成一个目标,就能获得一张“成长积分卡。”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任务,却像搭建高楼的砖石,一点点重建他的自信。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次他因值日和同学起冲突,差点前功尽弃。但我没有批评,而是和他坐在操场边谈心。“你已经走了这么远,真的要放弃吗?”这句话让他红了眼眶。第二天,他主动向同学道歉,还承担了班级卫生委员的职责。
五、破茧成蝶
春去秋来,王同学的变化有目共睹。他如今会主动帮助同学,在劳动时抢着干最脏最累的活。学期末,他悄悄塞给我一个信封。打开的瞬间,我的眼眶湿润了——那是一张手绘的奖状,最认真的字迹写着:“致最棒的苗老师,您是我生命中的一束光。”
这张没有任何印章的奖状,比我获得的所有荣誉都珍贵。它见证着一个少年从自我否定到重拾自信的蜕变,更让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辰,哪怕暂时蒙尘,只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与爱,终会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六、永远的擦星人
站在教室窗前,望着操场上追逐打闹的学生们,我握紧了手中的教案本。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细水长流的坚持。作为职教人,我们或许无法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但我们可以成为擦亮星光的人,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赛道上,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的日子里,我愿继续做那个带着水桶和抹布的擦星人。因为我始终相信:在每块看似坚硬的“顽石”里,都藏着等待破晓的星辰;而教育的真谛,就在于用爱与智慧,让这些星辰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作者:苗玉丹(河北保定高碑店市职教中心)
五一七教育网
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