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当秋日的晨光洒进校园,濮阳市油田第六小学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场与传统节气的深度邂逅。为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了解“白露”节气的习俗与内涵,学校精心设计了 “识白露、寻白露、写白露、食白露” 四大主题课程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实践体验中落地生根。
一、识白露:镜头里的节气知识
各班教室的屏幕上播放起由学生自主录制的节气课程视频。小主播们提前查阅资料,用生动的语言讲解白露的气候特点、物候现象,从 “鸿雁来,玄鸟归” 的物候变化,到“收清露”的传统习俗,将抽象的节气知识转化为直观有趣的画面。
(插入视频)
二、寻白露:餐盘里的 “十样白”
白露正当秋季,燥邪为盛,易伤肺,而白色食物多入肺,有润肺养肺之效。因此,中医主张秋季养生应多吃白色食物。四年级的同学们一起寻找餐盘里的“十样白”。
三、写白露:笔墨间的诗词意境
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转眼,秋又凉了一度。白露不仅名字美,时节更美。
秋意正浓,秋色正美,就让我们一起在同学们笔尖下的诗词中感受白露的诗情画意。
四、食白露:舌尖上的秋日滋味
没有什么比美味,更能传承经典了。白露时节,是瓜果飘香的时节,也是许多农作物丰收的季节,民间在“白露”有吃红薯、食龙眼的习俗。
此次白露节气主题课程活动,通过 “看、找、写、吃” 四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走进传统节气,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文:李静
审核:李静
编辑:史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