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一小步
成长一大步
养育孩子是每位父母一生中最具有成就感,
也最具有挑战的事情。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
父母是孩子的终生老师,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孩子行为不当时,家长应该怎么办?
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
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虽然孩子并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动机,
但当你处理他/她的隐含想法,
而不是仅仅针对其不良行为作出反应时,
孩子就能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
为什么不要过于管束孩子?
家长不要持有“我的想法就是对的,
不同意我的就是错的”
这样单边主义的思维模式,要爱孩子,
但在具体事情上不要再用“关心”去打扰孩子,
在孩子面前“弱”一些、“”一些。
不要担心自己关心少了,
孩子就会出什么问题,或父母做得不够。
请相信你管得越少孩子会越好,
一定要树立这个信念!
家长为什么不能总是夸“别人家的孩子”?
聪明的家长表扬孩子时,
从不将其与另一个孩子比较,
而是和孩子的过去比。
对于幼儿来说,他的自我意识最初是通过成人的评价获得的。
而对于年长的孩子来说,家长能够发现自己孩子的独特之处,
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你充满感激。
用心倾听孩子
收到孩子的“信号”
真正良好、有效的沟通,
需要父母能够适时地感受和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并及时做出回应。
当孩子说话的时候,你可以拉着他的手,
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体现出对他的关注,
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
然后,你放下脑海里已有的想法和判断,
敞开心扉,全神贯注地去倾听和感受他留意他表达的信息。
家长在孩子面前为什么不能太强势?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太强势,
孩子凡事要按家长画好的道道来,那么父母越认真,对孩子的自由意志剥夺就越彻底,给孩子带来的精神损伤就越严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