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电子课本】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电子课本(2024年7月第1版可下载打印)

【电子课本】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电子课本(2024年7月第1版可下载打印)

五一七教育网 2024-10-24
导读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电子课本新教材电子课本可以方便大家随时随地预习或复习课本知识,为此,我们找到了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电子课本中册必修新教材电子书教材的全部内容,以高清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桃李百科”回复:“电子课本”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电子课本必修新教材电子课本在线阅读(此为截图版,获取是高清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如下:负数的初步认识:正负数的定义: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电子课本新教材电子课本可以方便大家随时随地预习或复习课本知识,为此,我们找到了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电子课本中册必修新教材电子书教材的全部内容,以高清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桃李百科”回复:“电子课本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电子课本必修新教材电子课本在线阅读(此为截图版,获取是高清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如下:

  1. 负数的初步认识:
  • 正负数的定义: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
  • 数轴上的正负数:在数轴上,以 “0” 为分界点,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左边的数都比右边的数小。
  • 生活中的正负数:0 作为正、负数的分界点,常常用来表示具有相反关系的量,如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海平面以上(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用负数表示);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等。
  1. 多边形的面积:
  • 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梯形的关系: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不同的梯形也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等底等高图形的面积与周长关系: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图形的变形与面积、周长变化: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面积不变,宽变小了,周长也变小。
  • 面积单位及换算:1 公顷就是边长 100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 公顷 = 10000 平方米;1 平方千米就是边长 1000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 平方千米 = 100 公顷 = 100 万平方米 = 1000000 平方米;农村地区常使用 “亩” 和 “分” 作土地面积单位,1 亩 = 10 分≈667 平方米,1 公顷 = 15 亩。
  • 面积公式:
  •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移动拼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 三角形面积公式: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三角形面积的 2 倍,所以三角形的面积 = 底 × 高 ÷2。
  • 梯形面积公式: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梯形面积的 2 倍,所以梯形的面积 =(上底 + 下底)× 高 ÷2。
  1.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 小数的意义:分母是 10、100、1000…… 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 小数的组成: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比较大小时,先比整数部分,再比小数部分。
  • 小数数位顺序表:要掌握小数的各个数位及其计数单位。
  •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可根据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或按要求改写小数。
  • 小数的改写:
  • 用 “万” 作单位:从个位起,往左数四位,画 “┆”,在 “┆” 下方点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 “0”,添上 “万” 字,用 “=” 连接。
  • 用 “亿” 作单位:从个位起,往左数八位,画 “┆”,在 “┆” 下方点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 “0”,添上 “亿” 字,用 “=” 连接。
  • 求近似数:
  • 求整数的近似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看 “千” 位上的数,用 “四舍五入” 法取近似值,添上 “万” 字,用 “≈” 连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看 “千万” 位上的数,用 “四舍五入” 法取近似值,添上 “亿” 字,用 “≈” 连接。
  • 求小数的近似数,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要看十分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五入。
  1. 小数加法和减法:
  • 计算方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各位满十要进一;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 1 当 10 再减。
  • 整数与小数的运算:被减数是整数时,要添上小数点,并根据减数的小数部分补上 “0” 后再减。
  • 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末尾的 “0” 不能去掉,把结果写在横式中时,小数点末尾的 “0” 要去掉。
  1. 小数乘法和除法:
  • 小数乘法:
  • 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 0 补足);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 “0”。
  • 规律: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 小数除法:
  • 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要在余数后面添 “0” 继续除。
  • 除数是小数: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不足时,用 “0” 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注意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移动后的小数点对齐)。
  • 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一个小数乘以(除以)10、100、1000…… 只要把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一个小数乘以(除以)0.1、0.01、0.001…… 只要把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1. 统计表和统计图:
  • 复式统计表:把几张相关联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后,便于从整体上了解、对比、分析数据,制作时要注意对表头进行合理分项,算对总计与合计,写出统计表名称和制作日期。
  • 复式条形统计图:把两张或多张相关联的条形统计图合并后,能更清楚地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更直观、形象地比较多种数量之间的关系。画图时,首先确定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图例,要画不同颜色或线条的直条,并记得标数据。
  1. 解决问题的策略:
  • 一一列举:把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条理地找出来,从而找出问题的全部答案,列举的方式有列表、画图、连写等。
  • 用方程解决问题: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包括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等3。
  1. 用字母表示数3:
  • 用字母可以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
  •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 0 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 掌握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如一个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减数 = 被减数 - 差,被减数 = 减数 + 差,一个因数 = 积 ÷ 另一个因数,除数 = 被除数 ÷ 商,被除数 = 商 × 除数等。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