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青岛南京路小学开展科普周系列活动——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青岛南京路小学开展科普周系列活动——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五一七教育网 2024-10-17
导读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日,青岛南京路小学开展主题为“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科普周活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杜美荣博士带同学们开启探秘珍珠之旅。杜博士从珍珠的形成机理、人工育珠技术和培育方式、珍珠贝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养殖流程以及珍珠贝的经济和生态学价值等多方面讲解了有关知识,现场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问答。杜博士向同学们详细介绍古代两处典籍中关于珍珠的记载,一是宋代庞元英所著《文昌杂录》详细记载了中国人工育珠,二是南宋湖州叶金扬用褶纹冠蚌,培育成附壳的“佛

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日,青岛南京路小学开展主题为“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科普周活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杜美荣博士带同学们开启探秘珍珠之旅。

杜博士从珍珠的形成机理、人工育珠技术和培育方式、珍珠贝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养殖流程以及珍珠贝的经济和生态学价值等多方面讲解了有关知识,现场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问答。

杜博士向同学们详细介绍古代两处典籍中关于珍珠的记载,一是宋代庞元英所著《文昌杂录》详细记载了中国人工育珠,二是南宋湖州叶金扬用褶纹冠蚌,培育成附壳的“佛象珠”这一历史上的重大发明,同学们了解到当时的人们已经了解了珍珠形成的原理,意识到只有将异物放入贝壳和外套膜之间才能生产出珍珠,这种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科学思想深深触动了大家。

在了解不同种类的珍珠及其形成原理后,杜教授为同学们播放了不同人工育珠的真实过程,同学们大开眼界——当只植入外套膜小片时形成无核珍珠,而同时植入外套膜小片和珠核时则形成有核珍珠;由于育珠蚌品种的不同珍珠呈现不同的颜色,比如白色、粉色和紫色等;除双壳的育珠贝之外,一些鲍和海螺也能进行产珠,往往可遇不可求,颜色也十分丰富……

珍珠,这一自然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自然世界的大门。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更加留意身边的自然之美,用科学的眼光去探索、去发现。

编辑:宋文华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